簡介/
此畫入選1927年第八回帝國美術院展覽會(簡稱帝展),為陳澄波第二次入選帝展的作品。畫面主要由三個經過巧妙排列的圓形樹木植栽所組成,圈圍在其中的樹木,蒼鬱繁茂,顯現出旺盛的生命力。畫家大膽嘗試在畫面正中央垂直豎立一電線桿,其高度甚至超過樹木,直接延伸到畫幅頂端,藉此打破安定且規律的構圖。撐著洋傘的母子,引領觀者視線,走向畫面後方的建築物─嘉義公會堂。嘉義公會堂在當時,經常舉辦各類書畫展覽,具有藝文活動中心的性質,也是民眾平日活動、娛樂的重要空間。根據年表紀錄,陳澄波曾於1927年7月及12月兩度於嘉義公會堂舉辦畫展(1927.7.8-7.10日為個展,12月為與林玉山之聯展),此處與陳澄波可說頗有淵源,也進而成為其筆下的題材。畫面中,大片平塗的黃土地,閃耀光亮,與三棵枝葉繁密的大樹所創造出的綠蔭涼意,形成鮮明對比。畫者透過運筆、用色,成功傳達出南臺灣豔陽下炎熱又靜謐的午後時光。
參考資料/
- 顏娟英,《臺灣美術全集1:陳澄波》(臺北市:藝術家出版社,1992),頁230。
- 林惠源,《嘉義藝文發展的歷史觀察》(臺南市: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,2003),頁35-53。
- 林育淳,〈陳澄波生命之旅的現實地與桃花源圖像〉,收入林育淳等編,《行過江南─陳澄波藝術探索歷程》(臺北市:臺北市立美術館,2012),頁6-14。
- 邱函妮,〈陳澄波繪畫中的故鄉意識與認同─以《嘉義街外》(1926)、《夏日街景》(1927)、嘉義公園(1937)為中心〉,《美術史研究集刊》,第33期(2012.09),頁271-342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