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介/
1927年陳澄波自東京美術學校師範科畢業後,選擇進入同校研究科繼續學業;此時所積累的繪畫訓練,已令其繪畫技法更為精進。從本畫表現的遠近建物比例、空間深度營造、明暗面的立體造型與細節表現等,可知陳澄波已能純熟運用西洋古典繪畫強調的素描法則。和《嘉義街外》一樣,畫家選擇住家附近的同一條街道入畫,並使用線性透視法架構全景,將地平線的位置上抬,使天空與地面呈現二比三的比例,透視線交點大幅偏移至畫幅右緣;如此的構圖設計,可讓前景的廟埕與道路顯得更為寬闊,並且清楚看到廟宇以及其後排屋舍的立面特徵與相對位置。挑擔人物頭上的斗笠、行人的陽傘、蒸騰的黃土路面、以及投射其上的陰影,令人感受到陽光的炙熱;前景廟埕上,人們三兩成群汲水洗滌物品、或是聚在蓊鬱的綠樹下乘涼談天,路旁還有兩隻白鵝點景,讓畫面別具敘事趣味,而斜切穿過畫面的水溝設施,也標示出城市近代化的景象。
參考資料/
- 邱函妮,〈陳澄波嘉義圖像初探〉,收入白適銘主編,《檔案‧顯像‧新「視」界─陳澄波文物資料特展暨學術論壇論文集》(嘉義市:嘉義市文化局,2011),頁105。
- 林育淳,〈想像的脈絡、創作的軌跡:從陳澄波的創作稿與作品比對圖談起〉,《現代美術》(臺北市:臺北市立美術館,2012)161期,頁96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