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介/
臺北建城的歷史可上溯自1875年沈葆楨奏請清廷成立臺北府,築城工事則始自1879年,方形的城郭設有東、西、南、北與小南門等五座城門。日治初期,因進行都市計畫,總督府陸續拆毀臺北城牆,並將卸下的建材挪作公共建設之用,東門一帶的城牆即為最早進行拆除的區段。1901年,新落成的臺灣神社將舉行「鎮座祭」,總督府打掉東門以北的牆垣,以便修築大道,此後又拆除他處古牆與西門,僅留下四座城門。
本畫以臺北東門為題,陳澄波繪製當時,城牆雖已拆除,但城門仍保有清代原貌(今景福門為1966年改建)。陳澄波將城門置入畫幅對角線交會處,並且將建築物所在的地平線壓在畫面下方三分之一處,在遠景留下大面積的空白,以突顯建築主體的重要性。畫家運用高明度色塊渲染畫面,並重覆以橙紅色、紫褐色的線條勾畫東門的屋頂輪廓與城牆窗格,而城門以外的樹景、左後方冒煙的煙囪、人物等外觀,相對之下則顯得相當簡化,形成繁複與簡明的對比趣味。人物雖然僅具粗略的外在形貌,卻可清楚辨識出人物身上的斗笠、洋傘等物件,透過象徵工業化發展的煙囪、以及仕女撐傘行走、工人販運貨物的主題,反映當時臺灣社會的變遷過程,也為古老的城牆增添幾許親切生動的庶民生活氣息。
參考資料/
- 邱函妮,〈街道上的寫生者--日治時期的台北圖像與城市空間〉(臺北市: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,2000),頁13-14、頁24。
- 白適銘,〈「寫生」與現代風景之形構─陳澄波早年(1913-1924)水彩創作及其現代繪畫意識探析〉,收入創價藝文中心委員會編,《阿里山之春─陳澄波與臺灣美術史研究新論》(臺北市:勤宣文教基金會,2013),頁92-135。
台北東門
1916.03.30
材質技法:紙本水彩
尺 寸:31x23.6 cm
私人收藏
描繪地點:臺北東門(今臺灣臺北市中山南路、凱達格蘭大道交會圓環之景福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