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介/
1917年,陳澄波自臺北國語學校畢業之後,先前往嘉義公學校任教,1920年再轉至水堀頭公學校服務,此畫即於後者任教時之寫生作品。水堀頭是嘉義縣水上鄉的舊地名,該鄉有北回歸線穿越,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決議興建北回歸線地標時,即選址於此。嘉義第一座北回歸線地標建於1908年,後來因天災毀損嚴重,故1921年於原地重建,以竹為材,修築第二代臨時性的立標。第二代立標上窄下寬,呈尖塔狀,頂端豎一長針,畫家所描繪的正是第二代的地標。陳澄波採四分之三側面、平視的角度狀寫標塔外貌,地標主體沿著畫幅中軸向上延伸至畫幅邊上緣,並勾畫出標塔本身的建材紋理,頗接近實物。此外,地標周圍的田園、遠山則模糊處理,並以大片藍紫色渲染天空,襯托出地標聳立於廣闊平原上的特殊景色。
參考資料/
- 林育淳,《油彩‧熱情‧陳澄波》(臺北市:雄獅圖書公司,1998),頁23。
- 白適銘,〈「寫生」與現代風景之形構─陳澄波早年(1913-1924)水彩創作及其現代繪畫意識探析〉,收入創價藝文中心委員會編,《阿里山之春─陳澄波與臺灣美術史研究新論》(臺北市:勤宣文教基金會,2013),頁129-131。